本文转自:新华日报
□ 韩雪 郭金海
高校探索和实施创新创业教育(即“双创教育”),是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举措,亦是对我国政府所主张的“以创业带动就业”的回应。加之,我国教育大众化普及,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,使得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。由此,通过开展双创教育,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,提升大学生自主就业整体水平,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,便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正确选择。
当前,高校应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意识,加强实践教学,全面培养大学生工作能力、求职能力、适应能力、创新创业能力等,从不同视角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,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提供强大支撑。
培养双创意识,
树立全新就业观念
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大学生个体就业核心竞争力与就业结果。高校应从大学生主体出发,培育大学生正确的、多元化的就业观念和竞争意识,爱岗敬业、积极进取、吃苦耐劳的精神,激发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内在驱动力,从思想层面解决部分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不足、就业较为困难等突出的问题。
双创教育应作为大学生专业教育中通识教育的重要部分,面向所有大一学生,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、就业指导等课程实现,旨在帮助大学生尽早明确自身职业兴趣、确定发展方向、提升正确价值观等,从而选择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和创业领域。针对具有创业意愿、创新精神的大学生,考虑提供双创教育课程定制服务,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;对于尚无创业意愿的大学生,高校可尝试采取政策或新闻宣传等途径,凸显双创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时代价值,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。基于此,高校将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双创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,进一步优化能够统筹全局的双创教育理念。此外,高校可通过宣传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“创青春”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,以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,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,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,作为大学生投身创新创业的沉浸式环境。同时,大学生通过参与比赛,能够意识到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有助于自身长久发展,从而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应对创业、就业过程中的挑战。
开展案例教学,
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
高校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合作,将大学生双创教育计划与社会需求接轨,将就业核心竞争力嵌入课程教学体系中。一方面,高校应完善双创知识体系,将专业基础教育、商业模式建构知识与技能、行业认知技能、创新技能等进行融合,并且将大量创业实际案例融入课堂教学中。如在《市场营销学》课程教学中,教师立足双创教育,将社会需求、学生体验作为出发点,实现教学内容由“固化”向“多元化”的转变;将市场营销知识体系划分为市场营销原理、战略、分析和策略等模块;选择阿里巴巴、华为等不同行业企业营销成功的真实案例,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营销哲学、创业背景和时机、创新思维,以及决策者在面对市场不确定时如何进行产品推广、吸引投资、度过风险期。以企业成功运营案例开展教学,让大学生了解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情况下,企业如何保持竞争优势、采取何种创新实践策略等,以此培养大学生对商业的敏锐洞察力,以及对于市场动态的敏感性等,激发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的好奇心。
另一方面,高校可邀请行业专家或者成功企业家进课堂分享实战经验,为学生讲述不同阶段应对企业竞争压力和市场变化的经验,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市场的变化性,更好地适应创业、就业等职场的复杂性。在分享期间,大学生可与专家、企业家进行互动,精准了解行业态势和技术发展前景,为后续创业奠定一定基础。
加强实践教学,
培养大学生求职能力
双创教育促进就业,对大学生生产实践能力提出新的要求,需要高校注重大学生求职能力培养。据此,高校应注重生产学习教育,在双创教育中广泛推行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无缝对接的教学方式。组织大学生进入相关企业,让学生以“实习生”的身份,充分参与企业生产过程,确保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生产活动操作。在此过程中,大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知识储备的欠缺与实践操作能力的不足等,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自身专业能力。
高校加强构建校内生产实践训练基地,丰富学生参与实训的阵地和平台;可与企业签订生产订单,组织高年级学生参与产品生产过程,确保校内实践基地生产的产品能够直接用于企业生产。高校将生产获得的资金报酬用于校内实训基地运营、设备维护、学生报酬等,逐步探索形成良性的实践教学模式。这种模式具有灵活性,能够保障学生接受足够的实践训练,还能够直接了解和接触专业产品生产过程,让大学生提前了解就业市场需求,并获得一定的创新创业灵感。
高校还可设立自主创新创业学院,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、创业支持,打造双创教育新格局;设立专项基金,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,对取得效益的团队进行奖励;配备专业导师,指导大学生将创新创业计划、个人学术研究成果等转化为知识产权,或将市场调研结果转化为创新创业成果。高校自主创新创业学院还应指导大学生收集信息,利用信息综合分析创业项目,并且完成创业计划书,培养大学生判定创业项目成功率的能力,切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。
(作者单位分别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、江苏科技大学;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“高校慢就业学生的个体心理差异与对策研究”〈2024SJSZ0639〉的研究成果)